作者 刘一
编辑 张恺翀
5月15日,一篇吐槽的文章火了 。
一位网友发文表达对招商银行的不满,感慨“曾经有多爱 ,现在就有多痛 ”,招行从“因您而变”到“因利而变”,失望之下 ,决定注销4张招行卡。

一直以来,招商银行以零售业务见长,有着“零售之王 ” 的美誉 ,但客户投诉的现象也时常出现。

网友吐槽招行“人味”消失
据网友表示,曾经的金葵花银行卡,像是来自金融贵族的邀请函,从银行环境、柜员服务 、积分福利等细节可以感受到高端、贴心的服务体验 。
但最近两三年 ,其经常受到招商银行的打扰。例如每月账单日后,总会接到标注为招商银行的电话,提醒道:“本期账单~元 ,办理分期可享6折手续费优惠哦!”
他从客气拒绝到崩溃回绝“别再打了! ”,都无法阻止。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在他采取办理分期后 ,又遇到新问题:一笔用信用卡消费的订单,退款在退货当天就到账了,可分期账单上仍有这笔消费 。
对此 ,客服表示“系统没同步退款数据,我帮您手动剔除就好。”
可他认为,如果自己不查账 ,就不会发现这笔分期,全国很多人可能都遇到同样问题。
其举例还有招商银行用户曝光十年间被“偷走”近5万元手续费,只因客服用“0.3%月息 ”话术掩盖较高的年化利率 。
在他看来,招行的服务变了:过去柜员、客户经理是用心服务 ,现在AI客服 、分期专员只重业绩,把客户当做算法模型里的数据,没有了“人味”。
最终 ,他决定把手中的4张招行卡注销掉,并呼吁招商银行将“知情权”“选择权”真正还给用户。

投诉量高达3.8万条
事实上,投诉招商银行的情况非常多 ,黑猫投诉 上多达38744条。
例如投诉其诱导消费者办理分期还款业务,“招商银行信用卡线上协议与线下工作人员,都没有清楚告知循环利息的计算方式和收取条件 。办卡过程匆忙 ,办卡资料里也没有重点提示。”
投诉暴力催收,“未经过我的同意,将我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,第三方平台通过我的朋友、同事、领导 、家人、村委会威胁我”。
投诉强迫消费分期,“我与商家之间没有提及消费分期,默认这笔消费是全款支付 。在5月1日我发现这笔消费被分了三期,并且已经收取了我两期利息”。
在小编身边 ,也有对招行服务不满的案例。
一位金葵花用户表示,自己有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和储蓄卡,其中储蓄卡在2016年7月就到期了 ,但因换卡繁琐至今未能换成 。

他称,因忘记了某一重要密码,客服要求其换新卡得更改银行卡号 ,否则不能办理。但其旧账号与不少平台绑定,比如券商的证券账户,若换新卡号会造成很多麻烦 ,并不愿换新卡号。
无奈之下,他只能继续用这张过期近9年的旧卡 。目前该卡的网上银行业务能正常办理,线下使用受到影响。
零售业务增长放缓
在投诉问题频繁出现的同时 ,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增长有所放缓。
财报显示,2021年起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迅速,尤其是税前利润呈两位数快速增长,三年间从638亿元增至近千亿元 。
2024年 ,其零售业务却出现“增收不增利 ”现象,收入1968.4亿元,同比增长1.3% ,税前利润906.4亿元,同比下降9.3%

目前,招商银行零售客户仍保持增长 ,截至一季度末为2.1亿户,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增至547.5万户。
但其业务面临增长与风控的挑战,截至3月末零售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仅微增0.38% ,创下近年新低;零售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。
在客户投诉频发的背景下,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存在隐忧。

结语
招商银行靠零售业务发家,早期凭借一卡通、一网通等爆品吸引无数客户 ,其中不乏因其优质的客户体验而奔赴的人 。
如今,其已成为业内的零售之王,投诉问题反而被持续曝光,无疑会拉低外界对其信任度。在零售业务面临挑战之下 ,招商银行或需思考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,以免客户产生抵触情绪。
发表评论